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近日發布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對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鋼鐵行業淘汰類裝置所屬企業生產用電繼續執行差別電價,加價標準由每千瓦時0.3元提高至0.5元。同時對未按期完成化解過剩產能實施方案中化解任務的鋼鐵企業生產用電加價標準執行淘汰類電價加價標準,即每千瓦時加價0.5元。
據了解,鋼鐵行業淘汰類裝置共44種,其中大多已基本淘汰,當前對鋼鐵行業主要涉及煉鐵、煉鋼和軋鋼主要環節的90平以下燒結機,30噸以下轉爐和400立方米以下高爐、工頻和中頻感應爐(用于地條鋼、普碳鋼、不銹鋼冶煉的)以及熱軋窄帶鋼。
據調研,90平燒結機每噸耗電約45度,以電價提高0.2元計算的話,燒結環節成本因此增加約9元,考慮入爐品位及用量,噸鐵成本因此上升20元左右。
全國400立方米及以下容積高爐在早幾年就列入淘汰產能,很多鋼廠已擴容升級或者在相關部門中備案已達450甚至以上,據調研實際爐容在400及以下已經非常少,產能約1000萬噸,其噸鐵成本將因差別電價上升15元左右。另外,盡管國家將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列入淘汰設備,但有的地方淘汰標準高于國家,如河北要淘汰45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相關煉鐵產能達2720萬噸,如果也參照國家電價加價標準,將其電價加價標準提高至450立方米高爐,其影響將因此擴大。
據了解,一般600以下高爐多配以90平以下燒結機,因此若鋼廠為90平以下燒結、400立方米以下高爐及相應配套的軋材,螺紋鋼生產成本將因此增加41元。對于軋鋼環節,淘汰類的涉及到熱軋窄帶鋼,其年產量約6550萬噸,實際生產中噸鋼電耗約90-100千瓦時,熱軋窄帶鋼材軋制成本將因差別電價上升18-20元。
電價提高影響最大莫過于中頻爐,其耗電量較大,在500-700千瓦不等,噸鋼成本因此增加120元,電價提價后更加快了中頻爐生產企業的退出。全國中頻爐涉及煉鋼產能約8000萬噸,年實際產量4000-4500萬噸。不過近期中央到地方嚴厲打擊中頻爐,因此電價對其實際影響已經很有限。
政策中提到的未按期完成化解過剩產能的企業也將按淘汰類執行電價加價政策,2016年化解過剩產能執行程度較好,多地加快進程提前完成任務,截止2016年11月底全國已基本完成全年化解任。后期需要關注的是2017年各省去產能任務分配、執行期限及具體執行情況。
另外,對執行差別電價政策以外的鋼鐵企業,以《粗鋼生產主要工序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256-2013)為標準,按工序能耗推行階梯電價政策,實行用電階梯電價加價措施,具體標準:

據了解,2015年重點鋼企主要生產工序能耗基本達到限額要求。中大型鋼鐵企業工序能耗控制較好,階梯電價加價對其影響有限。如2014年10月前投產高爐,燒結、球團和高爐工序能耗要求不超過55kgce/t、36 kgce/t和435 kgce/t予以不加價,實際2015年重點鋼企燒結、球團和高爐工序能耗為47.2 kgce/t、27.65 kgce/t和387.29 kgce/t,低于能耗限額加價標準。
總體來看,鋼鐵行業淘汰類差別電價提高對鋼鐵行業總體影響不是特別大,尤其是對大型企業基本無影響。但對于落后產能及小型企業來說的確增加了企業生產成本,降低了鋼材價格優勢及競爭力,其更容易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差別電價的深層意義在于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從行政到市場各個層面對落后產能進行打壓。需要注意的是,去年以來的環保等各類政策首先受到沖擊的是中小民營鋼鐵企業,環保檢查力度只會越來越大。環保督查、能耗施壓、安全檢查等多種措施對推動淘汰落后產能及壓減過剩產能已形成大趨勢,落后產能的生存空間逐漸減小。 |